工人们将鲜笋装袋。记者 冯浩 摄
近日,记者在高峰镇红星村雷竹基地看到,30多名工人正在500亩雷竹林里来来回回忙碌,有的用铁锹采挖竹笋,有的用背篓装好竹笋转运至路边,还有的负责手工装袋,用摩托车运往工厂初加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走在竹林里,到处都是拱出的一些毛茸茸的小尖角,用特制的铁锹往地里一挖,春笋露出它的“真面目”。工人们有长时间积累的挖笋经验,不一会儿就挖好了几口袋。
据介绍,雷竹,学名为雷公竹,春笋3月初至4月底出笋,秋笋10-12月出笋。春笋采挖时间可持续两个月,如若基地管护措施到位的话,冬笋的产量也十分可观。无论冬笋还是春笋,是真正的时令美食。若不及时采收,就会变老而不能食用,一旦错过,便是一年的等待。前段时间雨水好,这一段时间便是采挖春笋的高峰期,30至40人的工人采挖,每天采挖春笋可达5000至6000余斤。
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采摘好的竹笋运往工厂之后,进行剥壳、称秤、简易包装等程序,然后通过鲜销的方式,销往上海、浙江、成都一些地方。因为雷竹笋口感脆嫩,颇受消费者青睐,因此,每个季节的竹笋都不愁销。
据了解,近年来,红星村通过发展雷竹产业,不仅给周边居民带来土地流转的费用,同时在采笋时节,还能带动周边100余人务工,高峰时期,每人每天务工收入近200元。(记者 黄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