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选人用人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既是干部工作的标准和导向,又是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晴雨表。2020年,我县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遵循,以《干部任用条例》为准绳,紧紧围绕“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总要求,着眼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干部队伍建设长远需要,切实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带好人,努力打造了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为助推全县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突出标准选干部 树好树正导向
选人用人是导向、是标杆、是旗帜。我县按照“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把好人选政治关、规定关、组织关,切实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出来。
突出政治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在政治忠诚上把关,选那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人;在政治定力上把关,选那些理想信念坚定,具有爱党之心、忧党之情、兴党之责、护党之志的人;在政治担当上把关,选那些具有斗争精神、勇于同不正之风斗争,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的人;在政治能力上把关,选那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处理问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强的人;在政治自律上把关,选那些尊崇党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人。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及时处理政治意识淡薄的干部,决不能让政治上有问题的人蒙混过关、投机得逞。
坚持依规选任。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坚持先定原则后定人选、不搞量身定做,2020年干部集中调整前事先制定《干部调整总体思路及原则》,按图施工、依规用人。严格把握干部工作程序,每批次干部选任方案在提请县委常委会审议前,按规定向市委组织部报送干部任免预审方案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并获同意。新提拔和进一步使用人选按照“凡提四必”要求,征求纪委监委意见、查核个人事项报告、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对线索具体的信访反映进行核实,把好了选人用人各项“关口”。
强化组织把关。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动摇,将严把选人用人关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首要任务,在战略部署上“扣扣子”,在责任履行上“担担子”,在任务落实上“钉钉子”。注重用好回访调研成果。常态化全覆盖开展乡镇(街道)、县级部门和县属企事业单位的县管领导班子回访调研,“下深水”、摸实情,力求做到对班子知强知弱、对干部知长知短。注重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分线分块听取有关方面的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将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维度。注重多维综合分析研判。根据多方了解掌握的情况进行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分析研判,充分运用干部档案专项审核、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廉政风险研判成果,切实做到“多点一线”有机结合,寻求干部选任工作的“最大公约数”。
突出需要用干部 助推事业发展
事业需要干部,干部在事业发展中成长。我县始终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从事业需要出发,注重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和复杂环境中考察识别干部,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着眼通盘考虑。坚持全县“一盘棋”,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干部资源通盘考虑,整体实施。在人选来源上,放眼全县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板块选任,既注重选拔在关键时刻或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也注重选拔在工作中尽职尽责、默默无闻的干部。在岗位安排上,坚持重点岗位,重点配备,选配有冲劲、敢担当的干部到发展任务重、工作压力较大的岗位,选配具有较强专业素养的干部到专业岗位,选配工作经验丰富的复合型干部到综合岗位。在年龄结构上,坚持老中青相结合,合理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形成了以70年代为主体,60年代、80年代互为补充的橄榄型队伍结构。
强化专业素养。始终致力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依事择人、人岗相适的干部选配原则,注重选拔专业能力过硬,专业精神突出的干部。不简单把专业化等同于学历化,不仅仅看干部学过什么、干过什么、分管过什么,更重点看干部真正干成过什么、管好过什么。统筹整个干部队伍资源,针对一些领导班子存在的专业趋同、经历相仿等专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系统、不同单位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专业化人才的选拔方法,把更合适的人选出来,真正做到了对具有专业素养的干部知道从哪里来、去哪里找。
强化实践锻炼。注重“精准滴灌”,实施干部“墩苗计划”,着眼未来5到10年,分级分类制定干部培养储备计划,实施干部到对口上级机关、县内吃劲岗位培养锻炼体系,让干部在实践锻炼中成长成才,保证使用干部上更有梯度、选择上更有空间。2020年,共选派100余名政治素质好、大局意识强,敢冲敢闯、敢担善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对口市级机关,到县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两区”建设、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岗位顶岗实训,让年轻干部在干事中长本事、历练中变“老练”。
突出实效育干部 服务中心大局
干部选出来,还要加强培养。我县坚持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整合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扎实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服务中心大局提供人才保障。2020年,举办本级培训班21期,培训干部4200余人次。
聚焦首要任务。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头等大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县委党校主体班次严格按照不低于70%的要求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课程,专题班次按照不少于总学时1/4的要求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课程。推进“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每年举办1期县管正职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切实提高党政一把手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抓好优秀年轻干部党性教育。常态化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年轻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政德教育专题培训班等班次,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严格党性教育。
围绕中心大局。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县中心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紧扣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八项行动计划”,围绕脱贫攻坚、风险防范、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主题举办专题培训班,不断提升全县干部队伍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坚持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紧盯干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法规培训;紧跟新形势新要求,及时开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培训,帮助干部更新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深化改革创新。注重从供给侧入手,改进培训方式、完善培训内容,切实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完善需求调研,开展干部教育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及培训需求调研座谈会,结合个人需求和组织需求,科学制定培训计划。优化培训师资,实施领导干部上讲台,建立完善“3个1/3”师资库,邀请领导干部、先进典型代表、基层一线工作者上讲台分享交流工作经验。2020年,领导干部上讲台40余人次。创新培训方式,积极探索现场教学、学员论坛、微课讲堂、政务模拟、结构化研讨等培训方式,建立健全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培训成果转化制度、培训效果跟踪了解制度,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突出规矩管干部 提升监督质效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我县坚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严”和“实”要求贯穿干部管理监督全过程,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营造了从严管理干部、真心爱护干部的良好环境。
做细做实日常监督。坚持敢抓敢管敢碰硬,抓早抓小抓苗头,不断强化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注重前移监督关口,严格落实提醒函询诫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范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行为等制度,健全干部“廉情档案”,完善干部监督信息联系通报制度,对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2020年,开展提醒谈话26人次,函询11人次,诫勉1人次;查核个人有关事项报告86人次;推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项目8个,审计领导干部13名。
从严从实选任监督。严格执行中央、市委和县委干部政策相关规定,聚焦选人用人关键环节,从紧从严选任监督。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持续推进全县选人用人监督体系建设专项行动,扎实开展选人用人检查、任前事项报告、“一报告两评议”、“带病提拔”倒查等工作,高标准完成市委巡视选人用人专项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全县选人用人风气更加清朗。
关心关爱干部发展。坚持把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作为持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举措,将公务员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成事作为晋升标尺,一大批表现突出的同志得到职级晋升,让职级晋升的受益面、惠及度实现了最大化。严格落实干部健康体检等各项待遇,完善谈心谈话、关怀帮扶等机制,严格执行《垫江县党员干部容错纠错的实施意见(修订)》,对干部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中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大胆容错。同时,严肃处理干部选任中的诬告陷害、打击报复行为,对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经核查不属实或不影响任用的干部坚决予以任用,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本报记者 周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