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文快讯 > 正文

新区画卷徐徐铺展“未来之城”蓄势待发 ——东部新区开发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2021-02-03 12:28
东部新区效果图。
东部新区PPP项目抓紧施工。记者 龚长浩 摄
建设中的三合湖公园。记者 龚长浩 摄
汽车行驶在文笔大道延伸段。记者 龚长浩 摄

冬日暖阳,惠风和畅。

沐浴在阳光下,东部新区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一座新城已轮廓凸显。然而,三年前的新区还是原生原貌的城郊农田。

2017年11月,东部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三年来,各方凝智聚力、不舍昼夜绘蓝图、谋发展、强建设,11.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环”“一带”“两心”“两轴”的“多点”城市新布局逐渐显现。

从设想到蓝图,从规划到实施,东部新区用质量和效率创造了垫江奇迹,用创新走出了一条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康庄大道。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垫江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常的历程,东部新区建设亦如此。一年来,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和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新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战疫情、战复工、战洪水,以“围绕一个目标、建设五大工程、办好一个活动”为工作主线,如期实现年初预定的投资目标、形象进度,努力实现了“一年启动、三年成熟、五年成形”的新区开发建设目标。

攻坚克难   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像给东部新区出了一道“加试题”,让原本压力巨大的新区建设增添了更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2020年初,新区建设原本计划正月初九复工,然而,受疫情影响,却不得不推迟至2月22日。

2月,全国疫情形势虽有好转,但复工复产依旧困难重重。为此,新区只能采取分批次方式组织管理和施工人员进场。

2月10日,新区对第一批20多名骨干员工进行隔离,准备返场。

然而,更大的困难却接踵而至——新区建设中有40名核心管理人员身处湖北,无法准时返场。

“当时,这批人员若无法返场,新区建设也将无法正常运转,接他们回垫迫在眉睫。”东部新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王若飞说,针对这一情况,公司第一时间与他们取得联系,并申请全员核酸检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包车的形式,将40名核心管理人员接回垫江。

解决了核心管理人员返场问题,项目又面临缺工缺料。“受疫情影响,许多外地工人和外地资源都无法来垫,工程推进十分缓慢。”王若飞说,当时大伙都焦急如麻,若不能及时招揽工人、补充材料,那么受疫情影响欠下的进度就很难追回来,年度目标任务便难以完成。

在了解到这一困难后,东部新区开发建设服务中心立即与公司进行协商,最后决定一方面利用属地资源解决一部分用工用料需求,推动项目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开辟绿色通道,打通物流运输等困难,让外部资源能及时来垫。

作为垫江“城市新高地、市民新家园”的未来之城,东部新区各方乘风破浪,一手抓防疫、一手促生产,做到了“两手抓”“两促进”,新区各个项目得以平稳有序推进,全部员工无一人感染。

本就艰难的2020,又因酷暑、雨季的到来,变得更加崎岖难行。“这一年前前后后累计耽误了3个月,要如何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成了建设最大的难题。”王若飞介绍,对此,项目公司以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价值为工作导向,树立全员“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提高效率。  

6月开展“达目标、保产值、创精品”劳动竞赛活动,利用奖惩激励,压实各方责任、提升管理效果,营造比学赶超的竞赛氛围,掀起大干快上施工热潮;科学优化施工措施,灵活调整施工工序,增加人力机械投入,实施24小时昼夜连续施工,晴天大干、雨天巧干,施工高峰时期达1500余名工人;实行夜间领导带队现场值班巡查制度,当先锋、打头阵、做表率,及时解决现场的堵点难点问题,实行全员晚加班延长工作时间,白天侧重外部协调、现场管理,晚间整理内业资料、组织各类会议;开展“全力以赴决战冲刺60天”活动,开足马力大干苦干拼命干,咬定目标不放松,全力冲刺年度任务目标……一项项措施的落实,一个个困难的解决,新区建设如火如荼。

功夫不负有心人。11月,新区各个项目成功追回欠下的工期。全年实际完成投资额213848万元,完成年度计划总投资205154万元的104%,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完善制度  着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建设环境

东部新区是县委、县政府贯彻国家加快城市建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求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结合垫江实际发展状况,规划建设的一个宜居宜业新城。

“这座新城承载了全县人民的希望和期盼,是垫江实现郊区新城‘双50’的核心拓展区,所有工作马虎不得、大意不得。”东部新区开发建设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杨明军介绍,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至关重要。

过去一年,东部新区开发建设服务中心坚持采取“三级”管理体制;进一步细化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项目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权责边界、工作程序,加强干部的责任担当、使命担当;建立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用地保障、规划设计、财政评审、项目建设督导督查通报机制,按月打表推进;坚持真诚互信,实施机构同项目公司在PPP项目建设上,真诚交换、沟通建设中的各类问题,妥善处理好彼此关切的认质认价、项目运维、项目调整等方面分歧,始终保持目标一致、方向一致,求同存异。

在前期手续办理上,主动前置服务,采取容缺办理、以函代证、后期跟踪等方式,推动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全年办理各类项目建设手续80余件,累计办理120余件,保证了项目建设依法合规。

在用地保障上,去年,取得征地批文287亩,完成拆迁项目6个,面积980亩,拆迁房屋138户,迁改电力线路10条,迁改燃气管线8条,保障了项目建设用地。

在宣传推介上,通过户外广告、LED、电视开机画面等多种渠道宣传推介东部新区,新区影响力、知晓面大幅度提升。全年新区接待县外考察调研团队160余批次,考察投资企业40余批次,意向投资企业达6家。

在规划设计上,积极与其他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新区20个PPP项目除污水处理厂、垃圾与收集转运站、城区老旧停车场外,其余17个项目均已完成方案设计,并同步开展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规划设计满足项目建设。

……

一年来,东部新区开发建设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时间节点,一切以项目年度目标倒计时为准,明确责任,强化服务,全面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任务。

最终东部新区各项任务得以快速推进,实现了桂阳路通车,健康路、朝阳北路、G243城区南北连接段路基成型,新区路网骨架渐趋完善。城市博览中心开始地下停车场施工,旅游集散中心开始土石方场平施工,职业技术学校及电大远程教育基地开始基础结构施工,实验中学朝阳校区扩建工程9幢建筑均完成主体结构,其中6号楼具备投用条件。三合湖公园土石方工程、环湖主路、亭阁、栈道、大坝、桥梁、公厕结构完工,开始绿化苗木栽植、管线预埋、湖内蓄水,完成了总工程量60%。

善作善成  以高水平高质量创造垫江奇迹

东部新区位于垫江县东北部,规划总面积为11.9平方公里,供开发用地8786亩,可建规模1100万平方米,规划总人口10万人,南靠牡丹大道,西接城市一环路,处三峡库区腹地,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地势平坦。其对拓宽城市面积、改善垫江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增强县城的承载能力和聚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东部新区开发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周钉梁介绍,2017年垫江全县户籍人口100万,县城建成区面积17.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2.8%,按1平方公里1万人的承载估算,目前县城建成区已经“超载”。2019年11月,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带队来到东部新区考察,充分肯定垫江东部新区建设,提出“千亿垫江工业”“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0万人”指示要求,再一次为垫江尤其是新区开发建设加注动力。

该项目包括垫江县优质教育基地、三合湖综合开发、污水处理厂、市政停车场、城市博览中心等10个项目,总投资62.8亿元,计划在5年内建成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生态宜居新城。

值得一提的是,东部新区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率先采用PPP模式,重庆首例获批引入由中国PPP基金占股30%的PPP建设项目,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不仅全面化解了项目建设的资金瓶颈,还引入该公司的先进理念和工作团队,确保东部新区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

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推进东部新区开发建设和PPP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部门一把手为副组长的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采取重大事项一事一议、项目专人跟进办事机制,各分管一把手负责,服务中心、项目公司、EPC总承包单位加强沟通协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促进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建设。

一年来,县委书记蒲彬彬,县委副书记、县长贾晖长期心系新区建设,无论是疫情期间,还是酷暑严寒,他们多次深入一线,了解建设情况,现场解决困难;并多次召开东部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研讨项目建设各项重点工作,为新区建设把脉问诊,让东部新区建设得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回望一年,感慨万千。这一年,一线建设者倾力奉献、倾情投入,他们有的离家千里而来,有的带病不下火线坚守岗位,有的放弃与家人团圆团聚节假日奋战在工地,有的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候逆行来垫,他们在“五加二”“白加黑”中追赶工期,他们用实际行动创造了垫江奇迹。(记者 余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