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文快讯 > 正文

跑出加速度 实现新突破 ——工业园区产业建设综述

发布日期:2021-02-01 17:46
工业园区一角。(资料图片) 记者 向晓秋 摄
智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智能制造设备在焊接产品。记者 龚长浩 摄
辉虎机器人“换人”,机器人有序作业。 记者 龚长浩 摄
轮毂厂智能化设备车间。 记者 龚长浩 摄

  迎着冬日暖阳,沿着三合大道,透过笔直的行道树望去,厂房鳞次栉比,工地热火朝天。这是一道风景线,更是一条发展线。

  泰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元器件加工生产线去年5月投产,现已运行设备产量4000万/月;重庆捷力轮毂搬迁(扩能)建设项目A线机加智能车间去年7月运行,日加工能力1万套;重庆国瑞控股集团智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一期项目去年9月正式投产;重庆金富源新材料有限公司150T/D电子级浮法玻璃项目去年12月开始试产……

  去年来,县工业园区聚焦重点项目,统筹推进复工复产、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重点工作,产业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实现了新突破。

  与之呼应的,则是一组组亮眼的数据:

  2020年,全年新签约亿元级项目24个、高新项目9个、一般工业项目41个,协议引资90亿元。全年开工动建项目21个;建成投产21个;11户企业升规入统,创五年来新高;两个“十亿级”项目相继投产,开建园后先河。全年预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5.38%,全口径入库税金5.8亿元、同比增长61.1%。

  重项目

  串起产业链

  2020年3月18日,位于工业园区县城组团的泰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场装修。时隔数月再访现场,厂房规范大气,设备高速运行,工人各司其职,活力十足的生产氛围释放出奋进的力量。

  泰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湖北随州,是一家专业从事石英频率控制元件及其生产设备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投资3.5亿元落户我县,其中一期租用标准厂房建设电子元器件加工生产线,二期购地70亩自建厂房、宿舍。公司项目于5月正式投产,现已运行设备产量4000万/月,全年实现产值2500万元,明年全部达产后,将实现产值1亿元、入库税金300万元以上。

  对于县工业园区而言,其发展根基是项目,其立身之本是产业。对此,园区紧扣“经济发展增长极”“工业发展主战场”“对外开放大平台”功能定位,将一批批重点项目做出了追高逐新的强大气势,产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智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被市经济信息委授予“重庆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被市住建委授予“重庆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部品部件生产类)”。项目建成后3-5年,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利税10亿元,上缴税收2亿元,带动约2000人就业。目前一期项目于2020年9月17日投产,二期项目规划已完成,正在分批有序开展征地工作。

  重庆捷力轮毂搬迁(扩能)项目,致力建成全新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绿色环保工厂。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产1200万件铝合金轮毂,年产值约12亿元,年税收约8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约2000个。目前一标段智能车间、铸造热加工车间、智能喷涂车间已实现投产,二标段模具车间、检测中心等车间投产在即,三标段技术中心、倒班楼等工程序时推进。

  重庆金富源新材料有限公司150T/D电子级浮法玻璃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电子级超薄浮法玻璃160万重量箱,年平均销售收入48000万元,税利9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50个。目前,该项目经过近1个月调试,已正式投产并实现销售。

  ……

  一花引得百花开。随着一批批重点产业项目陆续落子,园区的“血脉”里植入了“新基因”,现代化产业链大势初成,为高质量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重服务

  跑出加速度

  近日,在永晟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加紧赶制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

  回想起去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公司在复工复产之际,面临着运输不便、人力不足、物资短缺等棘手问题,好在有园区“企业秘书”提供的一对一、点对点、全程式的服务,一气呵成解决制定复工方案、采购防控物资、解决招工用工、申请政策支持等复杂问题,使得生产项目在短时间内全面恢复并投产达效。

  无独有偶。晶芯频控高频谐振器生产项目在园区的优质服务下,克服疫情重重困难,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60天,树立了产业项目建设全新样板。

  这无疑是县工业园区主动对接服务企业、确保项目快速落地的生动实践。

  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对此,县工业园区着力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实施领导包片区、干部包企业的分级分类联系服务企业的工作机制,以及周、旬、月、季服务制度,扮好服务企业“店小二”角色,以需求为导向,主动靠前服务,为入园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税务、行政审批、招工、申报扶持政策等20余项服务,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时,以“环节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风气最好”和“服务无距离、业务无差错、工作无积压、企业无投诉”为目标,联合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等主管部门,推动工业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土地出让、建设手续办理时限分别缩短7天、20天,审批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完善,切实提升了企业获得感、幸福感。

  将企业视为“自己人”,将项目视为“心头肉”,放开审批之“手”,打开服务之“门”,产业项目由此活力迸发,跑出了“加速度”,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实现较快增长。

  重规划

  实现大跨越

  获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园区、重庆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重庆(垫江)农副食品产业园等3项授牌,全面实现园区县城组团、澄溪组团、高安组团建设管理和招商服务一体化工作格局,PPP项目方案已拟定28个子项清单、总投资143亿元……

  去年,县工业园区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能级位势持续提升、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重点项目高位推动。这,并非偶然天成。

  此前,园区就充分结合发展现状,以及千亿垫江工业、高新区创建等需要,按照产业协同、区域协同、产城协同等要求,系统梳理产业平台提升、环境整治优化、数字经济建设、配套资源匹配等必须急需项目,咬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放松,朝着规划稳步前行。

  如今,园区将锁定新目标、走实新路径、注重新赋能、抓好新重点,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的思路、更优的举措,全力推进园区产业项目高质高效建设。

  锁定中长期和2021年两个目标。聚焦高新区创建、千亿垫江工业等中长期目标,力争在2021年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增幅30个百分点、新签约30个亿元级项目、新开工工业项目30个、新投产工业项目30个、新增规上和高新技术企业30个。

  走实自力更生、改革攻坚、开放合作三条路径。统筹抓好园区平台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等各项工作,进一步优化健全体制机制,畅通工业审批服务流程,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取长补短、借力用力,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注重松绑、数据、人才、市场四类赋能。分类分级解决园区资源闲置等瓶颈性、遗留性问题,健全风险管控机制,助推企业轻装上阵;拓展“垫小二”场景应用,普及深化工业互联网运用,提升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加大专业型干部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力度,增强工业发展专业化程度;加大市场服务机构引入力度,推动园区招商、建设、服务市场化运行。

  同时,抓好五项重点。一是落实空间规划,推进工业园区“30+20”的工业产业空间格局规划编制落地落实。二是加速PPP项目,力争在2021年4月前完成招标,6月底前正式开工。三是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打造招商引资、平台建设、项目促建、企业服务工业发展全流程链,推动工业发展同向、同轴、同频运转。四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围绕引链、补链、强链、延链集聚产业厚度,积极推动隆斯达等30个项目开工建设、览亚高端酒品等30个项目建成投产。五是提升开放形象,加快打造方便快捷的党务、政务、服务一体化、流程化办公平台,提升对外开放形象。

  重创新

  发展赋新能

  走进重庆益源捷科技有限公司,偌大的生产车间只有零星几名工人,一个个生产环节全靠“机械手”操作,不仅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还保证了产品质量。

  以“机器”换人,让“制造”变“智造”。这是县工业园区积极建设“智慧园区”的一个缩影。

  去年来,县工业园区聚焦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产业布局、技改创新、智能升级为主要抓手,全力助推园区企业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园区发展添砖加瓦。

  截至目前,建成辉虎催化剂有限公司高性能催化器生产车间等数字化车间4个、引导企业上网上云50余家、实施企业机器换人20余家、新培育科技型企业5家、申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18家;指导三丰玻璃等30余家企业申报实施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项目、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科技项目等项目约60个,成功申报支持资金约4500万元;推动金富源年产电子级超薄浮法玻璃85万重量箱智能生产线技改等30个项目注资近20亿元,大力支持传统企业开展节能和智能化改造,目前已完成技改项目16个。

  此外,智慧园区建设项目已完成管理服务平台上线,预计明年7月底前建成投用,将极大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为产业项目建设添彩赋能。(记者   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