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文快讯 > 正文

好柚不怕晚 垫江正当时 ——我县强力推进“双十工程”建设

发布日期:2021-02-01 17:22
十万亩晚柚现代化示范园。长龙镇供图
永平镇晚柚基地村民采摘晚柚。记者 龚长浩 摄
杠家镇晚柚基地工人在包装晚柚。记者 龚长浩 摄
长龙镇晚柚工程生产路建设现场。记者 龚长浩 摄

  走进长龙镇长久村,连片的山坡上,晚柚树整齐排列,沿龙溪河延绵展开,勾勒出一幅壮阔的产业发展蓝图。

  2020年,垫江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以百姓富、生态美为目标,探索发展绿色产业,释放“生态红利”。于是,十万亩晚柚发展目标应势确立,龙溪河沿线10个乡镇晚柚产业宜机化整治快速推进。

  高标准规划定思路

  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色发展成为时代强音。

  一直以来,我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计划发展垫江晚柚10万亩、实现产值10亿元,以加强宜机化、规模化、标准化、循环化、品牌化、数字化建设为重点,以培育新型主体、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生产方式、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休闲功能为抓手的现代化果园,绘就“柚海”蓝图。

  在规划初期,我县坚持尊重农民意愿、遵循市场规律,鼓励业主、农户、村集体探索多种经营模式、多元合作方式参与垫江晚柚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垫江晚柚品牌,提升垫江晚柚市场竞争力。

  综合考虑产业发展现状、农民意愿、资源配置等因素,我县成立了垫江晚柚产业发展“双十工程”建设指挥部,印发《垫江晚柚产业发展“双十工程”实施方案(2020-2023年) 》,召开垫江晚柚产业发展推介会。同时,强化政策引领、宣传引导、政策扶持,吸引有意愿、有实力、有技术、善经营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投身垫江晚柚产业发展。

  起草规划、确定年度建设任务计划、形成重点镇“联盟”、推介招商……2020年5月以来,我县十万亩宜机化晚柚示范基地建设拉开帷幕。

  高规格实施建试点

  成就“柚海”蓝图,关键在行动、关键在落实。

  从专家们踏勘现场、技术交流、地块落实、方案确定到现场动工,“双十工程”土地宜机化整治工作实施中间仅用了五天时间,垫江发展宜机化晚柚产业的热情是如此火热。

  在自身建设上,我县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成立了工作机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落实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员负责“双十工程”工作,把发展垫江晚柚产业作为打造垫江农业品牌、提升垫江影响力的重要产业。

  组织考察学习,指挥部先后组织了10个重点镇相关镇村干部、社员(代表)500余人次到渝北区洛碛镇、大盛镇等地观摩学习了果园宜机化土地整治及数字化生产管理;县领导也亲自带队,率长龙等6镇党委书记、相关部门赴福建平和、四川蒲江考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活学活用。

  开展土地整治,建设晚柚示范片。在长龙镇长久村建设了500亩高标准垫江晚柚宜机化土地整治示范片,通过高规格规划、高标准建设、高精度测算,摸索我县丘陵地区宜机化土地整治的有效路径,现已全面完成示范片建设,示范效果良好。

  实施整村推进,形成晚柚产业规模效应。通过专业设计单位进行精密作业设计,明确各村拟整治区域和作业范围,对群众基础好、工作推进快、成块连片多的村进行整村改造,保证整治速度和质量,全县落实长龙镇长久村等6个镇 13村实施整村推进。

  严选专业队伍,用专业的人做专业事。积极对接市农田宜机化整治专家工作室推荐的优秀作业队伍,优选严选宜机化土地整治施工作业队伍;聘请市农田宜机化改造专家对全县宜机化改造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宜机化土地改造达到质量标准要求。

  在对外方面,我县积极寻求技术支持,邀请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等到垫江开展技术指导,为我县晚柚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和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推介会、专家讲座、企业代表演讲等方式,助力垫江晚柚产业发展,做优品质、唱响品牌,提升垫江晚柚知名度和竞争力。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县6个乡镇13个村26个作业区域累计完成晚柚宜机化土地整治面积2.6万余亩,其中已完成1.3万亩垫江晚柚苗栽植,共计40万株;10个重点镇整村宜机化试点梯次推进。

  全领域探索育品牌

  1月8日,“好柚不怕晚 垫江正当时”垫江晚柚产业发展推介会举行,吸引了众多市内外专家、种植业代表、经营大户的关注。

  当天,重庆市农业农村委、重庆市园艺学会、国内柑橘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川渝地区毗邻区县农业农村部门领导、柑橘种植销售加工行业代表、柑橘(柚类)种植经营大户等200余人参加活动,成为垫江晚柚发展“行走的代言人”。

  不到一年时间里,垫江晚柚十万亩宜机化晚柚示范基地建设在龙溪河沿线重点乡镇全线铺开,完成土地宜机化整治2.6万亩,其中现代化果园1.3万亩。推进力度之大,速度之快。

  有规模,才有竞争力,才能出效益。

  建设中,完善基础设施,按照市农业农村委宜机化建园标准,打破地界户界,因地制宜实施宜机化土地整治,实现全园施肥、除草、耕作、病虫防治、采摘、运输等农事活动机械化。

  强化技术指导,严格技术标准,落实专人驻村、蹲点、包片,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编写《垫江晚柚栽培管理技术手册》,聘请具有实操技术和经验的行业领域专家加强产业发展生产技术指导。

  培育新型主体。积极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机新型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采取土地流转、股份制经营等形式推进垫江晚柚宜机化、规模化、标准化、循环化、品牌化生产,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连面成片,分类推进,打造垫江千亩级、万亩级、十万亩级现代农业园区。

  有市场才有未来,如何让垫江晚柚更好地走出垫江,我县做了更加深入的思量。

  营造发展氛围。加大垫江晚柚品质、特点、优势宣传力度,借助国内知名网络营销平台为“垫江晚柚”品牌造势。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垫江晚柚栽培管理技术知识培训,提高种植水平,掀起发展垫江晚柚产业的热潮。

  延伸产业链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精深加工企业培育,着力延伸垫江晚柚产业发展链条。引入国内领先的生鲜电商平台,扩大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升垫江晚柚商品价值。

  强化品牌营销。保护垫江晚柚种质资源,完成垫江晚柚品种登记,制定垫江晚柚果实质量标准,申请垫江晚柚地理标志证明,加大垫江晚柚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力度,打造“垫江晚柚”公共品牌;利用论坛、农交会、农博会、农展会等平台加大垫江晚柚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规划建设垫江晚柚专业批发市场,组建垫江晚柚行业协会,培育流通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畅通销售渠道。

  发展订单农业,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大型水果批发市场、知名水果经销加工企业、大型超市、社区农贸市场和便利店对接,直接配送供货,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按照规划,到2023年,建成垫江晚柚基地10万亩,投产达效后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培育成中国最大的晚柚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打造中国晚柚之都。(记者   周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