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9号提出,“对毕桥明月连片整治进行提质扩面,加快建成垫江县乡村振兴核心示范区”,近日,记者深入桂溪、新民、沙坪等镇街,探访明月山垫江乡村振兴示范区“提质扩面”建设的进度。
寒冬凛冽,冷风扑面。走进明月山垫江乡村振兴示范区,从桂溪街道的峡口社区,沿途到新民镇的明月村、石仙村和沙坪镇的毕桥村、李白村、建安社区,记者看到,渝巫路两旁正在栽植樱花树,数十名工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让记者感到了乡村振兴进行时的温暖。
县乡村振兴示范区指挥部主任王强告诉记者:“结合牡丹樱花世界景区特点,沿途打造樱花大道,2020年12月底全部栽植完毕。”
记者了解到,从代表建议提出开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蒲彬彬、县长贾晖等县领导先后10多次深入现场调研指导,组织召开多次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易大斌、县政协主席杨刚多次带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指导;县委、县政府分管联系领导和县乡村振兴示范区指挥部负责人带领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经常性现场协调、现场督办、现场推进。
“成立指挥部,落实专人,体现了县委县政府高位推动的决心;围绕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确定明月山垫江乡村振兴示范区,体现了县委县政府非常高的政治站位;将示范区定名为花漫里,拓展了牡丹故里的花文化内涵,体现了县委政府主题思路的集中与清晰。”王强说。
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目标,示范区要“一年奠基、两年成型、三年出彩”,要成为“全市一流、浅丘样板、区域领先”,那么,2020年作为奠基之年,是怎样围绕“提质扩面”来推进?取得了哪些效果呢?记者又采访了沙坪镇党委书记吴定飞。他坦言,自己既是提出建议的领衔人大代表,又是具体的操盘手,2020年,示范区建设进度很快,发展变化很大,“提质扩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提质”有了大改观
从面貌改变层面上,峡口村的幸福农庄、明月村的陈家小湾、毕桥村的箩篼湾,这几个点与牡丹樱花世界、仙草园等景区遥相呼应,亮点更靓,在建时就吸引了上百批次团队来考察学习调研。
从文化底蕴上,箩篼文化及箩篼治理体系、陈氏义门文化、乡愁文化等,挖掘得更深,更又味道。
从建设理念上,湾院曲水流觞有了活力,原生态石头等建筑材料的使用更接地气、节约了成本,绿化美化更加亲山、亲水、亲农、亲人又驱蚊,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与生意的有机结合,让农村更像农村。
从产业融合上,不仅仅是水稻制种、油菜花旅游、瓜果采摘,更深化了民宿养老、户外体验、教育培训等产业的融合式发展,更聚人气聚财气。
“总之,蒲彬彬书记提出的‘有乡土味、有垫江味,不繁琐、不累赘,聚人气、聚财气’和‘既重面子,又重里子’的思路,以及贾晖县长提出的‘有看头、有耍头、有讲头、有赚头’,目前在示范区的几个点上得到了较好的呈现,在‘提质’上下足了功夫。”吴定飞高兴地说。
“扩面”扩得初具雏形
G243复线道路建设进展顺利;新民、武安、沙坪与G243复线道路的连接道已完成前期规划设计,将于2021年7月1日与G243复线道路竣工通车;新建的母安驿道基础、产业2号路和李白花田公路扩宽已经完成,即将硬化油化彩化。
届时,整个示范区将形成两个闭环道路,为建设“垫江县花田全程马拉松跑道”和“垫江县花田半程马拉松跑道”奠定基础。
随着垫江樱花大道的成功打造,以及桂溪峡口社区、新民渝巫路沿线村的艺术花池、堡坎的建成展现,农事文化、中医药文化、乡愁文化的沿途融入,在2020年的扩面奠基,一定会加快推进“明月山垫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下一步,县指挥部已初步敲定2021年示范区建设思路和主要项目,近100个项目正开展前期准备工作,2021年示范区必将更加成型,2022年必将更加出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总要求的示范点必将亮点纷呈。
期待垫江的“花漫里”,一定会建成一个四季花开的村庄、一座没有围墙的公园。
主办单位:垫江县融媒体中心
总 监 制:夏传涛
总 编 辑:周亚飞
责任编辑:周旭
编 辑:李菡萏
记 者:代莉
(欢迎转发分享,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