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在绿中。记者 龚长浩 摄
秀美的牡丹湖湿地公园。记者 龚长浩 摄
文笔湖公园内园林工人在种树。记者 龚长浩 摄
明月大道南段菜地变绿地。记者 龚长浩 摄
市民在天宝寨公园散步休闲。记者 龚长浩 摄
天宝寨停车场。记者 龚长浩 摄
“十三五”时期,县城市管理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坚持以“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业宜居宜游”为目标,以城市品质提升行动为重点,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抓手,解决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大城三管”,着力提升城市建设,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城市品质从追赶迈向示范,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被评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国家级示范县”,使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突出“亮”,提升城市品质品位
“以前吃过晚饭没啥地方去,自从小游园建成后,我基本上每天饭后都出来走一走。”桂阳街道社区居民李阿姨说。
交错相连的石板小路,坡坎上的绿草茵茵,随着小游园越建越多,绿色逐渐融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也融入进了百姓生活。“十三五”期间,我县以工笔“绘”绿,明确园林绿化项目建设任务清单、时限清单、责任清单,不断刷新城市颜值,提升城市气质,着力实现城市面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据了解,我县按照“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目标,注重点、线、面结合,木、草、花、石、山有机搭配,精心设计打造牡丹大道“会客厅”、桂西大道“绿化美化一条街”,实施牡丹大道、文笔大道等城市主次干道绿化,形成以入城牡丹大道为景观轴线,桂东大道、桂西大道、北二环等道路为景观环线,桂溪河两侧滨河路为城市景观带,牡丹湖湿地公园、文笔湖公园、南阳公园、凤山公园、天宝寨森林公园等为景观节点的“一轴一环线,两带多节点”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完成滨河公园(下游段)景观提升、凤山公园改扩建等项目,天宝寨森林公园全长8km环山步道基本完工;着力实施了北二环、明月大道、丹江路等10余城市主次干道绿化品质提升;整合一批城区零星空地、边角地、裸露地、菜地,因地制宜建成南大门节点、北大门节点、滑坡安置房小游园等社区游园19个,不断满足市民就近入园休闲需要;在凤山路、桂西大道、高铁站等城市重要干道节点设置花箱2100个,布展鲜花81.9万盆,做到鲜花月月有、季季新。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彰显城市特色、提振城市神韵,打造精致垫江是城市发展规律的科学运用。去年来,统筹打造“黄桷晚韵”“晴耕雨读”“老城记忆”“豆花飘香”“锐意进取”“耕读人家”“百花齐放”等文化景观16处,真正让城市雕塑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城市精神。
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我县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从“十二五”末的552公顷增长至“十三五”末的817公顷,建成区绿地率从31%增长至43%;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从144公顷增至24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8.8平方米增至12.9平方米。2020年1月22日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聚焦“细”,以“绣花”功夫抓管理
力推进我县城市管理“五大行动”“五化标准”实施,逐步建立起全覆盖、动态化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马路办公”高效处置,开展深度保洁、设施微更新、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创新执法机制体制,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米”。
明确了日机扫作业面积为320万平方米,不断加大机械化清扫设备投入力度,道路机械化作业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城市道路机扫冲洗率达87%,主要城市道路机扫率达90.35%,确保路见本色。
“十三五”期间,我县依照道路破损实际情况,采取以“微更新”为主,整体维修、局部切块维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进一步推动市政道路设施精细化管理,整治人行道约1.7万平方米、车行道约7000平方米,有效解决“马路拉链”治愈城市“伤疤”。完善垫江县城市照明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城市道路照明智能控制率为71.14%。
“十三五”期间,共建成325个垃圾集中收集点(房)、2464个四分类投放亭、5693组二分类桶、1333个有害垃圾收集点;厨余垃圾运输车7辆,有害垃圾运输车1辆,其他垃圾运输车58辆;垃圾焚烧发电厂和餐厨垃圾处理厂已启动建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逐步健全。累计分类治理厨余垃圾19205吨、再生资源回收10500吨、其他垃圾卫生填埋103505吨,资源化利用率达22%,无害化处理率100%。
同时,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覆盖面稳步扩展,全县291个公共机构开展垃圾分类、70个学校开展分类示范、21个社区开展示范片区建设,共有4259名“一长三员”投入到基层垃圾分类实际工作中;城市街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率达100%,全县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率达80%。2018年,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场会在垫江召开,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得到市领导和参会区县的一致好评。2020年,我县被住建部评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国家级示范县,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
“马路办公”作为一种解决城市管理问题“马路上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实践形式,在“十三五”期间其深度广度不断拓展,推动县级领导、部门负责人、社区干部等群策群力,推动工作从市街道路向背街小巷、乡镇延伸,共发现整改问题19200个。
“十三五”期间,我县持续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完成数字城管终端单位扩展工作,覆盖城区约15平方公里,接入公安视频监控178路,处置城市管理案件56828件,大量城市管理问题得到快速、有效处理,发挥了中心指挥监督作用。2020年以来,城市管理工作创新手段,出实招,探索执法精细化。下沉8名正式执法人员、110名协勤人员到桂阳、桂溪两个街道,与23个社区、330名网格员进行有机融合,做好城管执法重心下沉工作,及时、高效处置了各类违法行为873起,城管执法“重心下沉”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破解“难”,为民服务改善民生
我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市民普遍关心的民生小事做起,以过硬的实效巧解“停车难”“如厕难”“休憩难”“过路难”,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近日,记者在小平桥公厕看到,保洁员正在更换厕纸。“小平桥的人流量比较大,入厕的市民也比较多,我们每天都会投放2圈厕纸,如遇到厕纸用完了,我们也会及时更换,为市民营造干净舒适的如厕环境。”该公厕保洁员告诉记者。
小平桥公厕是我县推进“厕所革命”的一个缩影。“十三五”以来,在各部门的不懈努力、通力配合下,全县公厕增加至158座,建成全县首个绿色公厕。2020年全面完成城市公厕在线布点工作,厕所建设质量与人性化、精细化服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区厕所的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从小细节中彰显着治理能力的大进步。
同时,强力推进粪污处理智能化管理,升级搭建V3.0版本粪污处理大数据平台系统,安装设施设备399台,并成功亮相“2020智博会”。
除了厕所,停车资源如何高效利用也是城市管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十三五”期间,我县城区共建成站前广场停车场、文笔湖停车场、天宝寨停车场、垫江东带货停车场等10个公共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位1566个,新施划路内公共停车位2000余个;新增小区配建停车位15000余个。建成垫江县城区智慧停车系统,将公共停车数据纳入统一管理平台,进一步扩大数据的覆盖范围,实现了全域停车一张网的目标。
“十三五”期间,为解决市民“休憩难”问题,在西欧花园新增花箱座椅二十余组,滨河公园、牡丹湖公园、文笔湖公园等公园新增休闲石桌30余个、石凳100余张、座椅200余把。因地制宜解决“过路难”,“十三五”期间新增设便民小道60余条,共计3000余米,方便市民出行。
此外,还建成“劳动者港湾·环卫爱心驿站”共10座、“健康小屋”3座,为环卫工人、劳动工作者、城市市民提供了休息服务场所,完善取暖纳凉、微波炉热饭等功能,多渠道为市民提供就餐、饮水、歇脚、充电、出行、急救等便利,让城市更有温度和质感,让城市管理成为体现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有力注脚。
县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在“十四五”期间,该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认真抓好谋划规划,在“十四五”规划中把准方向,留足发展空间,着力在智能化、改革创新、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大城三管”,管好管美城市,力促补短板、强弱项,为打造高质量环境、高品质生活,确保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整洁、更有序、更美观发挥更大的作用。
数说成效
■我县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从“十二五”末的552公顷增长至“十三五”末的817公顷,建成区绿地率从31%增长至43%;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从144公顷增至24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8.8平方米增至12.9平方米。2020年1月22日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十三五”期间,共建成325个垃圾集中收集点(房),2464个四分类投放亭、5693组二分类桶、1333个有害垃圾收集点;厨余垃圾运输车7辆,有害垃圾运输车1辆,其他垃圾运输车58辆;垃圾焚烧发电厂和餐厨垃圾处理厂已启动建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逐步健全。累计分类治理厨余垃圾19205吨、再生资源回收10500吨、其他垃圾卫生填埋103505吨,资源化利用率达22%,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街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率达100%,全县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率达80%。2018年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场会在垫江召开,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得到市领导和参会区县的一致好评。2020年被评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国家级示范县。
■为解决市民“休憩难”问题,在西欧花园新增花箱座椅二十余组,滨河公园、牡丹湖公园、文笔湖公园等公园新增休闲石桌30余个、石凳100余张、座椅200余把。因地制宜解决“过路难”,新增设便民小道60余条,共计3000余米,方便市民出行。
■我县城区共建成站前广场停车场、文笔湖停车场、天宝寨停车场、垫江东带货停车场等10个公共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位1566个,新施划路内公共停车位2000余个;新增小区配建停车位15000余个。并建成垫江县城区智慧停车系统,实现了全域停车一张网的目标,成为了重庆首个将公共停车数据纳入统一平台的区县。
■城市道路机扫冲洗率达到87%,主要城市道路机扫率达到90.35%。整治人行道约1.7万平方米、车行道约7000平方米,有效解决“马路拉链”治愈城市“伤疤”。“马路办公”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共发现整改问题19200个。
主办单位:垫江县融媒体中心
总 监 制:夏传涛
总 编 辑:周亚飞
责任编辑:周旭
编 辑:李菡萏
记 者:谭彬
(欢迎转发分享,未经许可严禁转载)